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闻一知十

得知一件事,便可推知十件相关的事。形容人禀赋聪敏,善于类推。语出《论语.公冶长》。 △“举一反三”

古文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
典故

颜回列于孔门四科裡的德行科,天资聪颖,安贫乐道而好学,在众多弟子中,颜回的贤德最接近孔子,孔子对他“不迁怒,不贰过”的修养尤为激赏,视他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。子贡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,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,能言善辩,并且足智多谋,料事多中。有一次,孔子与子贡谈话时问子贡:“你和颜回,到底是谁比较优秀?”子贡回答:“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?他听说一件事情,就可推知十件相关的事,我顶多推知两件而已。”孔子也说:“是比不上啊!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呢!”从此可看出孔子对颜回的欣赏。而我们从子贡“回也闻一以知十”这句话,也能体会颜回过人的聪慧。但可惜孔子这个最优秀的学生英年早逝,在三十岁左右便死了。后来“闻一知十”用来形容人禀赋聪敏,善于类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