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一箭双雕

一箭射中两雕。指射箭技术高超。#典出《北史.卷二二.长孙道生列传》。后用“一箭双雕”比喻一次举动,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。 △“一举两得”

古文

唐·崔致远《桂苑笔耕录》:“能将一箭落双雕;万里胡尘当日销。”

典故

“雕”是一种大型而凶猛的鸟,原也作“鵰”,鸟旁,隹旁,意思相通。“一箭双雕”是说只用了一支箭,却同时射中两只雕。长孙晟是南北朝后周时的人,生性聪敏,擅长军事和射箭。长孙晟有次出使到突厥,突厥王摄图很欣赏他的技艺,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猎。在一次打猎中,看见空中有两只雕,一边飞著,一边互相争夺著一块肉,于是摄图就拿了两支箭给长孙晟,要他射下那两只雕。长孙晟纵马向前,只用了一支箭就把两只雕给射下了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一箭双雕”,比喻一次举动,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。在《新唐书.卷二二四.叛臣列传下.高骈》中,也同样有“一箭双雕”的故事,但说的是唐代的高骈,因为一箭同时射杀了两只雕,众人讚叹他的技术,送给了他一个“落鵰侍御”的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