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典故
跃跃欲试
心动技痒,急切地想尝试一下。※语或本宋.穆修〈送李秀才归泉南序〉。
△“蠢蠢欲动”
-
拼音:
yuè yuè yù shì
-
标签:
--
古文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一席说;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;跃跃欲试。”
典故
“跃跃”一词,较早见于晋.夏侯湛〈猎兔赋〉:“擢轻足之茕茕,振游形之跃跃。”是形容心动不定的样子。在唐.韩愈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〉中,有“夫得利则跃跃以喜”一句,则是形容喜悦的样子。引申人心中急切,想要动手一试的意思。如所引典源宋.穆修〈送李秀才归泉南序〉,便是作者叙述少年之时,去参加主司的考试,因为是初生之犊,丝毫没有畏惧,反而自恃才能,极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学。文中用“跃跃”来形容心中急切一试。后来“跃跃欲试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裡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心动技痒,急切的想尝试一下。另在《孟子.尽心上》︰“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”则是说明,君子如果教人射箭,绝不一箭中的;而是张弓搭箭,对正目标,先做个示范,箭虽然好像要跳出的样子,却不发射,让学生见了都觉得自己也可以如此。此处的“跃如”是形容箭快要跳出的样子,和“跃跃欲试”语意有些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