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蓝田生玉

蓝田,山名,位于陝西省蓝田县东南,相传此山出美玉。“蓝田生玉”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。语出晋.虞溥《江表传》。

古文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诸葛恪字元逊,瑾长子也。”裴松之注引晋·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蓝田生玉,真不虚也。”

典故

蓝田,位于陝西省蓝田县东南,因为此山出产美玉,古时就以“蓝田生玉”这个成语,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。根据记载:三国时的诸葛恪,从小聪慧过人,常随著在东吴做官的父亲诸葛瑾参加宴会。他善于言辞,应变能力无人能及。有一次孙权在宴请宾客时,命人牵著一条驴走出来,驴脸上写著“诸葛子瑜”四字,用来取笑诸葛瑾的长脸。诸葛恪见了就提笔在这四字下加了“之驴”二字,全场宾客无不讚叹他的机智。孙权见了也很惊奇,他对诸葛瑾说:“蓝田生玉,真不虚也。”意思就是说:人说好山可以出好玉,就像好家庭可以培养出来优秀的子弟,果然名不虚传啊!后来“蓝田生玉”被用来比喻名门出俊秀子弟。另外,此语和“蓝田种玉”十分相似,但是“蓝田种玉”是指杨伯雍种玉得美妇之事,比喻女子受孕,珠胎暗结,和此语语义迥然有别,不可混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