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萧规曹随

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,举事皆无所变更。#典出《史记.卷五四.曹相国世家》。后用“萧规曹随”比喻后人依循前人所订的规章办事。 △“率由旧章”

古文
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夫萧规曹随;留侯画策;陈平出奇;功若泰山;响若坻。”

典故

据《史记.卷五四.曹相国世家》载,秦朝末年,群雄并起,刘邦也在乡亲支持下起兵加入伐秦的行列。当时刘邦的阵营中萧何和曹参二人深得刘邦的信任与赏识。后来刘邦统一天下,建立汉朝,封萧何为丞相,而萧何便参考前朝文献,陆续制定出典章、制度和法令。曹参原本与萧何的交情很好,萧何做丞相之后,两人之间有了嫌隙,彼此就渐渐疏远。虽然如此,萧何在临死前,仍然向刘邦推荐曹参来继任丞相。曹参在继任丞相后,对于一切的政策、法令,都仍然依照萧何所制定的继续执行,不加改变。曹参认为一切的法令,在当初萧何的时候就规定得很明确,所以只要谨守职责,不要有所废失即可,因此在他做丞相的这段时间,一切都遵守之前的规模。当时人们歌诵萧何和曹参说:萧何制定了严明一致的法规,而曹参沿用萧何订下的法度,无所更动,因此为政者当清淨无为,而人民生活即能得到安定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萧规曹随”,汉代扬雄《解嘲》一文即用了这句话,后多用来比喻后人依循前人所订的规章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