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画蛇添足

画好蛇后,多事为它添上蛇足,结果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。比喻多此一举,反将事情弄糟。典出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。

古文

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楚有祠者;赐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;一人饮之有余;请画地为蛇;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;引酒且饮之;乃左手持卮;右手画蛇;曰:‘吾能为之不足。’未成;一人之蛇成;夺其卮曰:‘蛇固无足;子安能为之足。’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;终无其酒。”

典故

据《战国策.齐策二》载,战国时,昭阳为楚国大将,当时昭阳已攻下魏国的八座城池,接著又计画讨伐齐国,于是齐王派陈轸前来游说昭阳,请他不要攻打齐国,陈轸就引用了“画蛇添足”的故事作比方来说明,故事的内容是说:在楚国有个专管庙堂祭祀的人,把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们去喝。但是人多酒少,不够大家分喝,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,想出在地上画蛇比赛的方式,谁先画好一条蛇,谁就可以喝那壶酒。比赛开始之后,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快,不一会儿就画好蛇,于是拿起酒准备要喝,看著别人还在慢慢的画著,就左手拿著酒壶,右手握著笔又在地上画了起来,并且还得意地说:“我还能有时间给蛇画上脚呢!”蛇脚还没画好,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蛇,就把酒抢过去,说:“蛇本来就没有脚,你怎能再给蛇添上脚呢!”说完,就把酒给喝了。那个替蛇画上脚的人,最后就失去了原本是属于他的那壶酒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画蛇添足”,用来比喻多此一举,反将事情弄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