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一问三答

成语典故

如出一辙

辙,车辆驶过,车轮所留下的行迹。行径相同,车辙一致。比喻前后所发生的事情非常相似。◎语出宋.洪迈《容斋续笔.卷一一.名将晚谬》。 △“一模一样”

古文
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:“自古威名之将;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;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;……此四人之过;如出一辙。”

典故

“同出一辙”,指车轮行径相同,痕迹一致。见用于《容斋随笔》。《容斋随笔》,宋代学者洪迈(西元1123∼1202)撰,为其读书札记,广涉群经、历史、文学、哲学、艺术,辨证考据,颇为精确。尤精宋代掌故,可补《资治通鑑》之不足。随笔以外,又著续笔、三笔、四笔、五笔,共五集。在《容斋续笔.卷一一.名将晚谬》中,洪迈举古代名将关羽、王思政、慕容绍宗、吴明彻为例,认为他们都是威名远播,建立了当代无人可比的功绩,但晚年都因凭恃功勋,夸耀自己的才能,进而轻敌所致。这四位历史名人的败亡,十分相像,行迹如同出自同一个车辙。典源又见宋.洪迈《容斋三笔.卷三.奸鬼为人祸》。表述春秋晋景公以及隋文帝之子,患有重疾,他们在医生诊断前,都做了恶梦,梦见奸鬼进入他们体内药力不能达到的地方,导致名医无法救治。奸鬼害人的方法,也是非常相似。其中也用到“如出一辙”一语。“如出一辙”就是用来比喻前后所发生的事情非常相似;亦用于比喻两者非常相像,几乎没有差别。